池州有什么特產(chǎn)
作者:通途交通培訓 時間:2017-04-01
【黃石溪名茶】 產(chǎn)于佛教勝地九華山山腰的青陽縣陵陽鎮(zhèn)黃石村,這里土壤深厚而肥沃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無霜期長(210--240天),且春夏多霧,秋季多雨,為茶葉生長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條件。這里出產(chǎn)的茶葉因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1915年容或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。 國家外交部從1958年起,每年定購500公斤作為“禮品茶”招待外賓,從此黃石名茶遠銷德國、日本、香港、澳門等國際市場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廣州、合肥等大中城市,均設點定量銷售。從1990年起,國務院行政司每年訂購25公斤,供重要會議使用。 近幾年,又開發(fā)出“道僧天云”、“天臺云蕊”、“天臺翠尖”、“黃石旗槍”、系列精品,1993年在常德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展銷洽談會上又獲金獎。
【徽道茶】 由乾隆皇帝賜名的“徽道茶”產(chǎn)于東至縣葛公鎮(zhèn)最高峰----雞頭嶺。嶺峰海拔1187.2米,與仙寓山、紫石塔等產(chǎn)茶名山同屬一脈,具有原始自然風貌,是池州地區(qū)“國家生態(tài)經(jīng)濟示范 區(qū)” 亟 待開發(fā)的處女地。 “徽道茶”源于僧侶之野植,生長在云霧繚繞的幽壑峭嶺,孕蕊與百花之中, 飽含原始自然靈氣,葉厚芽壯汁水濃,湯色碧綠味甘醇,細啜慢飲,幽香撲鼻。制茶名師黃榮銓先生為只驚嘆:“此山茶葉內質之優(yōu)不可多得”,新一代“徽道茶”定會亮麗于市場,贏得八方客商青昧。
【高坦翠微茶】 又名貴池翠微,早在明代就出過貢茶,1987年又被評為省優(yōu)質茶。 高坦翠微茶產(chǎn)于貴池市高坦鄉(xiāng)雙豐村“天平山”韭菜尖等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峰谷地,此山屬九華山支脈,那里土質深厚肥沃,常年晨霧繞。清明過后,茶農邊將茶樹上冒出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選采下來,精心特制白毫顯露,葉底明亮,味濃醇厚,郁香久存,回味無窮的高坦翠微。
【九華毛峰】 產(chǎn)于九華山上的九華村,這里地勢呈燕窩形盆地,土壤多為棕黑色的森林土和黃沙土,雨量 充沛,氣候溫和濕潤,年溫差小,日溫差大,日照時間短,無霜期長,森林花草覆蓋面積大,晨霧,早晚沐浴露霖,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(yōu)越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 九華毛峰開采于清明谷雨之間,采摘初展的一芽兩葉為名茶,現(xiàn)采現(xiàn)制,均勻烘制,剔除劣葉,做到鮮、嫩、勻、凈。 九華毛峰的品質特點是:外形細嫩,旗槍緊裹,色澤翠綠,白毫顯露,條索緊結勻整,香氣清醇高爽,湯色黃綠明澈,滋味鮮醇回甜,葉底鮮嫩厚實。沖泡杯中,宛若蘭花伸腰,別有一番情趣。此外,九華毛峰還有殺菌、防病、助消化、沁心、明目、利尿等功效。
【肖坑綠茶】 貴池市梅村鄉(xiāng)遠在宋代即盛產(chǎn)綠茶。該村位于貴池市南部山區(qū),與石臺縣緊鄰,山高林密, 全村共6個村民小組,分散居住在一條長達5公里的峽谷里,從谷口入村,地勢漸升,居在最遠端的五、六兩組,海拔高,終年云霧繚繞,空氣濕潤,日照短,土層厚,適宜茶葉生長,故所產(chǎn)綠 茶優(yōu)于其它地方,以色澤鮮艷,香氣濃郁而著稱。
【霧里青】屬綠茶類。為恢復歷史名茶。宋代叫“嫩蕊”,為蒸青散茶,1990年代恢復試制成功稱“仙寓香芽”。據(jù)當?shù)夭柁r傳說,這種芽茶清代稱“霧里青”。產(chǎn)于皖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牯牛降及其周邊地域,主產(chǎn)區(qū)位于石臺縣珂田、占大、大演一帶。
霧里青(芽蕊茶)品質特點:全芽肥嫩,茸毫披露,嫩香持久,滋味鮮醇,湯色淺黃明亮,葉底嫩綠完整。鮮葉標準為全芽,芽頭肥壯,芽長15~20mm。
制作方法有鮮芽炒制和抽針2種。用鮮芽炒制的工藝流程:鮮葉、攤放、殺青、毛烘、攤涼、足烘、揀剔、補火。抽針制法為從霧毫或云尖的毛茶中抽取芽尖,揀剔后補火。
據(jù)了解,1745年,瑞典當時最先進的遠洋商船哥德堡號,歷經(jīng)種種磨難第三次從中國遠航歸來,卻在進入哥德堡市的港口時,不可思議地觸礁沉沒。讓人驚奇的是,船上所載的產(chǎn)于石臺縣的經(jīng)典名茶“霧里青”綠茶經(jīng)過海水200多年的浸泡,在1984年被考古專家從水中打撈出后,竟然還能飲用。260多年后,按傳統(tǒng)工藝重造的哥德堡號,重走當年的“海上絲綢之路”,踏上復航中國之旅,并于今年8月29日抵達上海。哥德堡號古船與古茶的故事拉進了瑞典與池州的距離,我市抓住這一契機,以茶為媒再續(xù)歷史姻緣,借船出海促進經(jīng)貿合作,積極與瑞典方面聯(lián)系,終于促成了這次活動。
【地藏黃精】皖南青陽縣境內盛產(chǎn)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:黃精。據(jù)《青陽縣志》記載,唐朝開元年間,朝鮮王子金喬覺來青陽九華山開劈佛教道場,平日即以野生黃精精為食,壽110歲圓寂,其真身至今374年不腐。近有九華后山朱備雙溪寺的大興和尚,也有久食黃精的嗜好,享年九十一歲,肉身不腐,令世人稱奇。在我國醫(yī)學典著《神仙芝草經(jīng)》及《本草綱目》中有載:“黃精寬中益氣,使五臟調良,肌肉充盛,骨髓堅強,多年不老,以白更黑,齒落更生……。”而受九華山脈的地理、氣侯滋潤而生的扁葉姜形黃精,品質最佳。它富含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,以及蛋白質、淀粉、氨基酸、毛地黃 等多種成份,具有補腎、降血、防止動脈血管硬化、促進胰島素活性等功效。因而,千百年來,“地藏黃精”久負盛名,民間俗稱:“北有長白人參,南有地藏黃精”。青陽縣永安旅游食品廠(原陵陽食品廠),沿襲民間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,結合十余年的加工經(jīng)驗,采用科學合理的配方,專業(yè)生產(chǎn)的思源牌“地藏黃精”系列產(chǎn)品,品種配套合理,清潔衛(wèi)生,食用方便,產(chǎn)品獨具特色,既保持了黃精產(chǎn)品的傳統(tǒng)風味,又體現(xiàn)了黃精天然野生的物有品味,集傳統(tǒng)文化與自然生態(tài)于一體,成為青陽九華山地區(qū)最具代表性的特產(chǎn)珍品。
【西山焦棗】 產(chǎn)于貴池市棠溪鄉(xiāng)西山村,始于五代十國,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。據(jù)《貴池縣志》記載, 從宋仁宗天圣年間(1023--1032)起,西山焦棗就是貢品。 西山的棗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。這里土壤疏松,云騰霧涌,生產(chǎn)的青棗皮薄、肉厚、糖多、核小、個大,形似冬瓜,故又稱冬瓜棗,是制作焦棗的上等原料。 西山焦棗采用傳統(tǒng)的制作工藝,先蒸后烘,反復多次,有利于維生素的保存。制成以后,色如紫金,形如瑪瑙,柔軟鮮嫩,甘甜溢香,可謂色、形、質、味樣樣俱全,營養(yǎng)價值高于金絲琥珀棗和蜜棗。
【東至獼猴桃】 獼猴桃,亦稱“羊桃”或“楊桃”,因獼猴喜食而得名,加工成罐頭出口,名“中華獼猴 桃”,產(chǎn)于東至縣昭潭、官港、堯渡、葛公等地,年產(chǎn)量約450噸。 獼猴桃為野生落葉藤本果樹,其果呈原形或橢圓形,皮黃褐色,且多棕色小點,果肉黃綠色或淡綠色,肉內籽黑,繁細如青葙子。 獼猴桃中含有糖類、脂肪、蛋白質和磷、鉀、鈣、鎂等多種礦物質,尤其是維生素的含量很高,其營養(yǎng)價值遠遠超過柑桔、蘋果、梨子等,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能理中調氣,生津潤燥,解熱除煩等,對肝炎、高血壓、心血管、尿道結石等疾病有一定的療用功能。其味甘甜略酸,清香多汁,除鮮食、菜食外,還可制成糖水罐頭、果汁、果醬、飲料、果酒等;種子可制油,花可作香精,根可入藥,藤葉是印染膠的原料之一,藤蔓浸出的粘液可做造紙和建筑的粘合劑。
【陵陽豆腐干】陵陽豆腐干,遠近聞名,其原料是精選大豆和精制蠶豆醬再上特殊的制作藝,在陵陽地區(qū)有多家加工作坊。制出的豆腐干色澤烏黑光亮,醬香濃郁,口味鮮美,咸淡適宜,質地板而不潔,外形方正,厚薄均勻,同“采石茶干”有異曲同工之妙,但價格卻要便意的多,凡親口嘗食者,莫不夸口稱道,若把它制成蘭花干,那味道簡直是妙不可言。一到逢年過節(jié),凡知道陵陽豆干的,大車小車的都往陵陽開,前來購買;送給親朋好友的也不失為極佳禮品。但由于陵陽的豆腐作坊都是個體經(jīng)營,加上資金有限,規(guī)模不大,包裝簡直談不上,再加上各個作坊的制作工藝都保密,成色方面也有一定的差異,陵陽多么渴望有識之士來陵陽投資,擴大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,使陵陽這一豆制品奇葩開得更艷,也使更多的國內處游人嘗到這美味可口的天然食品,為他們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樂趣。
【方解石】方解石主產(chǎn)于青陽南陽鄉(xiāng)境內的東山和來龍山,根據(jù)地質勘探,該地方解石儲量達3億噸。開采條件好,其主要成份指標為:CaO 55.26%,SiO2<0.27%,F(xiàn)e2O3<0.042%,MgO<0.069%,平均白度大于91, 屬優(yōu)質方解石,廣泛用于造紙、醫(yī)藥、橡膠、冶金、涂料、建材、化工等。
【雙山禽蛋】座落在蓮花佛國九華山下的青陽縣雙山禽蛋廠,經(jīng)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和探索,掌握了一套科學技術配方,生產(chǎn)的糖心皮蛋、紅心咸鴨蛋(簡稱灰包蛋),花紋色度鮮明,味美可口,具有紅心色度好,無菌,保質時間長,食用方便等優(yōu)點,多年來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,產(chǎn)品銷至合肥,安慶,上海,銅陵等地,并出口東南亞各國。
【七彩山雞】七彩山雞系野生雉類經(jīng)多年馴化培育而成,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高蛋白、低脂肪性山珍野味。蛋白質含量28.94%,脂肪0.89%。所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是普通家禽的20多倍,比未馴化的天然野雞亦高9.4%。不僅肉質鮮嫩、美味可口,為優(yōu)質抗癌食品,而且羽毛艷麗、色澤斑斕,具有觀賞價值。
上一頁:池州市情況介紹
下一頁:池州歷史沿革